心靈文選(79)爭吵之後,請在孩子面前和好
雖說衝突是婚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,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看到吵架過程中,如何有建設性的解決紛爭,以身作則,示範良好的衝突解決方法。
印第安那州聖母大學的馬克・堪名斯(Mark Cummings)博士曾經做過一項研究,他發現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吵架,孩子會因此壓力荷爾蒙上升,而其中三分之一會出現攻擊傾向,表示這些孩子已經接收到所謂的毒性壓力(toxic stress)。
但如果父母吵架之後,在孩子面節解決衝突,言歸於好,則出現攻擊行為的兒童比例,只剩下4%。所以夫妻在孩子面前最好不要吵架,如果不幸控制不住情緒,記得在他們的面前,演一齣和好的大戲。
幾歲的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爭吵?答案是六個月大的小嬰兒。六個月的嬰兒,就能感受到家庭氣氛變得緊繃,進而壓力荷爾蒙上升,造成心跳加快,血壓升高。所以這齣「夫妻和好」的戲碼,恐怕在嬰兒期,就要時常在孩子面前上演。
都是我不乖,爸爸媽媽才會吵架
在我一次門診中,有位媽媽因為家庭衝突的問題,向我諮詢兼訴苦。然而就在她描述衝突過程時,孩子一把摀住媽媽的嘴,大聲打斷我們之間的對話:「不可以說,媽媽不要說話!」媽媽說這孩子的心思很細膩,每次夫妻吵架時,他都會像小蜜蜂一樣,這邊勸一勸、那邊抱一抱,試圖緩解雙方的情緒。有一次他跟媽媽說:「都是我不乖,爸爸媽媽才會吵架的。」其實這就是許多心智尚未成熟,對世事矇懂的孩子,看到父母吵架時,說不出口的內心話。尤其是學齡前幼兒的思考,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,傾向將周遭所有的事物都與自身建立關連。因此他們會認定是自己犯了錯,父母才會吵架,如果自己乖一點或表現好的話,爸爸媽媽也許就會和好。
因此夫妻吵架之後,不僅要在孩子面前演一齣和好的戲,還要跟孩子解釋衝突的緣由,至少要讓他們知道,爸媽吵架並不是因為誰做錯事。
身教,讓孩子正確學會解決衝突
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雖然有諸多缺點,但唯一的優點就,是可以以身作則,示範良好的衝突解決方法。
有一次在病房,一個大男生正住院治療中,他跟媽媽吵著要吃零食,媽媽搖頭說不可以。沒想到這男孩就在我的面前,揮舞起小拳頭,配上兇狠的眼神,作勢要打媽媽,這一幕讓我觸目驚心。我發現這孩子已經不是小嬰兒了,竟然還沒有解決歧見的能力,既不會撒嬌,也不會跟媽媽談條件,只會使循動物的本能,用野蠻的拳頭來處理衝突。
孩子在入學之後,會將自家中習得的衝突處理模式,延伸至其他的人際關係當中。父母在家中若經常怒罵、惡言相向,甚或肢體暴力的行為,孩子有樣學樣,在學校中遭遇衝突時,也會使用罵人、打人等攻擊行為來解決問題,這樣的行為模式可能引起同儕的排斥,進而造成孩子人際關係不良。
雖然說衝突是婚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,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看到吵架過程中,如何有建設性的解決紛爭。夫妻在爭吵過程中雖然失去理智,但冷靜下來後,可以替對方行為做善意的解讀,再訴說自己的感受,並且各退一步,讓彼此都好過一些,然後別忘記在孩子面前和好。
在婚姻中沒有人能夠「全拿」,在衝突之中,夫妻若還抱持這種想要全拿、全贏的心態,基本上就和五歲以下以自我為中心的嬰兒,是相同等級的心智發展。
有時候回顧夫妻吵架的內容,然後再比對一下自己罵孩子的台詞,會驚訝的發現,自己其實跟孩子一樣,自私、幼稚、無理取鬧。陪著孩子一起教學相長,我們不僅能成為更好的父母,而且就在不知不覺中,也蛻變為更穩重、成熟、善良的人。
(文章摘自《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粉絲團》)
想一想:
誠如黃醫師在文章中所說的: 孩子會將自家中習得的衝突處理模式,延伸至其他的人際關係當中。父母在家中若經常怒罵、惡言相向,甚或肢體暴力的行為,孩子有樣學樣,在學校中遭遇衝突時,也會使用罵人、打人等攻擊行為來解決問題,這樣的行為模式可能引起同儕的排斥,進而造成孩子人際關係不良…。各位同學未來都將有機會為人父母,請想一想,未來在你個人的婚姻關係中,面對與另一半的衝突時,該如何避免影響到自己子女的情緒處理發展?另外,請檢視一下現在的你,你的情緒處理方式與能力是否曾有受到家中父母互動關係所影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