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心靈文選 / 各期心靈文選文章 / 110學年度第1學期各期心靈文選文章 / 心靈文選(106)看見生命的脆弱和堅強

心靈文選(106)看見生命的脆弱和堅強

    人的一生,就是不斷的與人建立新的關係,和維繫舊有關係。而最痛苦、不敢直面的創傷便是關係的結束,尤其是面對親人逝去造成現實生活裡關係的分離和斷裂。「依附」對象的離開,是留在世間的生者生命中難以抹滅的缺憾。

喚醒「心」連結:尋回生命掌握感,找回愛和被愛的能力

    眼睛看不到,不代表不存在,只要你記得,就永遠不會消失。」-《Move to Heaven:我是遺物整理師》

    「 人的一生,要死去三次。
    第一次,當你的心跳停止,呼吸消逝,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。
    第二次,當你下葬,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,他們宣告,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,你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,你悄然離去。
    而第三次死亡,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,把你忘記,於是,你就真正地死去。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。」-David EaglemanSUM: 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

     如同知名皮克斯動畫《可可夜總會》中所提到「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。」死亡,不是將逝者從生命中剔除,而是重新安置逝者的位置,重新建立起新的連結和定位。只要沒有被遺忘,逝去的人就不會遠離。

要「用點力」,才能真正的放手

    每當談論到死亡,我們總是會有些隱晦與閃躲,或者說,現實生活中的我們,不會頻繁地去接觸死亡,所以當實際面臨時,它挑戰原有的認知系統,認知失衡導致個體被恐懼、焦慮的情緒所淹沒。

    綜觀現在新冠肺炎肆虐的臺灣,現實中每天有好幾條生命染疫死去,許多確診者的家屬甚至見不到家人最後一面。死亡的張力極大,它既非比尋常,又無法預測。當事件發生時,對於死亡的理解取決我們對它賦予的意義,也就是「如何看待死亡」。我們無法改變死亡的事實,但能調整面對死亡的心態,倘若能接受逝者的離開,重新與逝者產生鍵結,便能不再停留於死亡帶來的負面記憶。

    人生百態、世事無常,我們不能預測死亡,但能好好說再見。面對死亡,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解讀、不一樣的詮釋、不一樣的態度,每個人的療傷時間不同,不需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馬上走出傷痛。相反地,留些時間陪伴自己,允許自己悲傷,重新回顧與逝者的喜與悲,建立與逝者「心」的連結。

文/雞湯來了實習生黃靖云

想一想

因為疫情肆虐,全世界每天確診和死亡的人數不斷攀升,雖然死亡每天都再發生,但我們從未想過死亡會離我們那麼近。讀完文章後,你現在是如何看待死亡?或是會如何面對死亡?與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吧!

消息公佈欄

youtube
跳至網頁頂部